Q:在运营可视环节,如何对基础数据的质量进行校验?
在数据质量校验环节,须构建完整的数据质量稽核校验机制,分别从:完整性、及时性、准确性和真实性四个方面,对系统自动采集、或者是各省公司人工上传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,并形成通报下发各省公司,以指导各公司自查自纠,规范数据上传流程、确保基础数据质量。
1. 完整性
u 接口层(基础数据)
① 目标定义:规定上报的数据指标项目是否能够100%上报。
② 方法措施:将规定上报的数据指标项目,与实际上报的数据指标项目自动对比,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。并可同时辅以其它检验方法。
u指标层(报表数据)
接口层也即基础数据做到100%完整,则指标层也即各报表数据亦可100%完整。
u 应用层(前台展示)
① 目标定义:前台页面数据展示全面,无缺失。
② 方法措施:系统实时监控,发现大屏、pc端、及MOA端某数据指标展示为空或异常时须及时告警。
2. 及时性
u 接口层(基础数据)
① 目标定义:要求上报的数据指标项目能否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。
② 方法措施:校验上报的数据文件是否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上传。如果上传不及时,会及时通知问题省专立即补传,并同时在通报中下发整改通知,要求问题省专自查自纠。
u 指标层(报表数据)
① 目标定义:各报表各维度数据准时更新。
② 方法措施:明确各报表日、周、月固定更新时间,依据约定时间准时更新、并准时验证,若无法更新须有系统提示。
u 应用层(前台展示)
① 目标定义:大屏、pc端、MOA端各模块数据均及时更新。
② 方法措施:各报表日、周、月维度数据及时更新,最新数据符合逻辑,若无法更新须有系统提示。
3. 准确性
u 接口层(基础数据)
① 目标定义:数据指标结果数据及过程明细数据是否能够100%准确。
② 方法措施:可根据小时报与日报差异率分析、统计量与投诉明细量一致性分析、数据指标波动异常分析等方法校验数据的准确性。
u 指标层(报表数据)
① 目标定义:报表中各数据指标结果值一致、准确。
② 方法措施
A. 相同数据指标在不同报表是否一致
B. 明细数据与统计级数据是否一致
C. 数据指标波动异常分析
D. 预测值与实际值健康度比对检测
u应用层(前台展示)
接口层也即基础数据、以及指标层也即各报表数据做到100%准确,则应用层也即前台展示数据亦可100%准确。
4. 真实性
u 目标定义:上报的指标数据真实无误,无弄虚作假现象。
u方法措施:根据数据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并参考行业标准算法,校验指标的真实性,确保所采集的指标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各省实际运营情况。
合作伙伴:
友情链接:
立即咨询